工作人员操作下,配置机械臂复合移动机器人自动进入狭窄集装箱内在吸盘和机器视觉辅助下或“拿”起一个大箱子、或一次性“拿”起两个小箱子放至于传送带上视货物情况自动选择放置方式进行货物卸载。
仓库内,传送带尽头,配置机械臂的复合移动机器人对货物“运输”状态进行识别,并自动化将临近货物进行码垛。
近日,在波士顿动力官方对外公布的视频中,再次展现了其在仓储自动化方面的探索与商业化尝试。
▍沉淀30年,从实验室走入现实
提起波士顿动力,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平衡力绝佳、能负载约180公斤武器装备翻山越岭、解读语言和视觉命令的BigDog。
最快移动速度可达32公里/小时Wild Cat。
可以在各种场景下进行搜救、探测、运输等工作的第一台商业机器狗产品Spot。
重量仅30公斤,最安静的机器人Spot Mini。
运用许多仿生学原理,可以在各种地形上进行灵活运动的双足机器人Atlas。
我们所熟知的各类代表科技前沿的四足机器人亦或是人形机器人都是波士顿动力旗下的产品。作为机器人领域前沿科技的代表,波士顿动力每一次产品Demo的推出,都给人视觉和认知上的冲击,每一次产品的更新都在机器人行业掀起波澜。
而在技术方面,波士顿动力产品布局的双足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均处于机器人技术研究的前沿。经过在相关领域三十余年的技术创新探索与成果累积,波士顿动力已实现在相关技术方面的领先。
在四足机器人研究方面,波士顿动力创始人M. Raibert早在1986年仍在麻省理工学院任职期间便开发出第一台能够行走和奔跑且完全动态稳定的四足机器人。2005年,波士顿动力与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DARPA)合作开展关于四足机器人相关研究期间,正式推出合作立项研究成果四足机器人Big Dog,在机器人行业掀起四足机器人研究风潮。后来多年,波士顿动力也一直在持续进行四足机器人研究,并推出机器骡子LS3、野猫Wild Cat、Spot、SpotMini等一系列研究成果。
在人形机器人研究方面,波士顿动力相关研究的开展亦起步较早。2009年,为检验美军防护服性能和军事设备,波士顿动力推出Atlas前身双足机器人Petman。而后,波士顿动力在Petman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扩展,并于2013年推出Atlas。尽管Atlas仍在研发中,但就人形机器人领域研究进展来看,Atlas目前的灵活性在仿人机器人领域已处于顶尖前沿。
▍商业化困难,“身世”坎坷多飘零
然而,与技术地位相悖的是,波士顿动力的身世却几经飘零。
由于在技术上探索需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且已有技术未找到合适商业化路径,波士顿动力被多次“转手”。
早先,美国军方是波士顿动力技术研发的主力支持,后来由于研究成果存在单价费用过高、维修困难、运行噪音过大、体积过大等问题,在多项成果都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后,军方逐渐减少投入。
美国军方的“撤资”致使波士顿动力资金不足,不得不选择被收购来保全自身。于是,刚刚开始布局机器人领域的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2014年以30亿美元价格成功收购波士顿动力。
然后,试图通过进军机器人市场的谷歌很快就切身体会到了美国军方自波士顿动力“跑路”的重要原因——技术无法商业化。
“输血”3年,波士顿动力在四足机器人Spot的基础上推出了Spot mini,并开发了又一“烧钱”项目——轮腿机器人 Handle。研发周期长、项目极度烧钱的波士顿动力就像一个“销金窟”,大量的资本投入后所产生的研究成果虽然炫酷,但却找不到落地应用场景。
于是,2017年谷歌将波士顿动力卖给日本软银。
尽管软银吸取了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教训,加快推动波士顿动力四足机器人商业化研究。但是由于波士顿动力为保证四足机器人的较强运动性能采用了液压驱动和电液混合驱动技术,因此其四足机器人不仅造价较高,控制、调试和维修也比较复杂。
过高的价格和使用难度极大限制了波士顿动力四足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导致其批量商业化存在较大难度。
在波士顿动力的商业化应用尝试中,无论是在案发现场帮助警察从事危险勘察工作,还是石油钻井平台进行巡视,亦或是在核反应堆附近进行检测都难以形成规模化市场。
而这也成为日本软银“放弃”波士顿动力的根本原因。
2020年,波士顿动力经历第三次“转手”,被韩国现代以11亿美元价格购入。
沿袭韩国文娱产业兴盛的风格,波士顿动力被收购不久便推出多部机器人舞蹈作品。当然,在商业化方面,韩国现代也仍然保持坚定态度。
在这一阶段,波士顿动力通过将四足机器人为运动性能极佳的移动平台,为其加装机械臂、传感器等配件的方式来为用户提供巡检和定制化服务。
在仓储物流自动化方面,波士顿动力也在 Handle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并于2021年推出了Handle的商业化版本Stretch。
▍签约Otto Group,迎来规模化应用曙光?
据外媒报道,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零售商之一奥托集团 (Otto Group)在上个月已与波士顿动力公司签署协议,以帮助加强其物流业务。根据协议,未来两年Otto Group将在10多个设施中部署Spot机器人,在20多个设施中部署Stretch机器人。
按部署计划,Spot四足机器人将支持包括热监测、模拟仪表读数以及压缩空气和气体泄漏的声学检测在内的隧道检查和运营设备的预测性维护活动。
Spot机器人车队也将执行自主任务,为机器学习模型收集数据,以支持消防出口监控和检测存储架轻微变化等任务,以确保奥托集团仓库的安全。
明年,波士顿动力公司的自动化装箱机器人Stretch将开始 10个设施卸货,预计到2025年底,Stretch将在Otto Group 20个站点投入运营。
作为波士顿动力两种商用机器人在企业的首次共同规模化部署,此次试水或将对波士顿动力的未来产品研发方向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毕竟,波士顿动力在代表科技先锋的同时,也是一家企业。而“活下去”才是企业生存的首要要义。波士顿动力推出Stretch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的用义亦或也是如此。
在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方面波士顿动力处于世界顶尖水平,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无论是四足机器人还是人形机器人,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许多“平替”产品,笔者认为,走在科技前沿的波士顿动力要想实现商业化所需要做的不是在技术上继续精进,而是在停下来等一等科技发展脚步的同时,将已有合适技术推广普及至现有热点机器人品类来积攒再出发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