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目标规模达100亿元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已经注册并落地于经济开发区。这一举措旨在助力北京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人形机器人作为衡量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正在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和未来产业的新赛道。在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成为机器人产业布局的重中之重。人形机器人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全球产业发展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道路充满挑战,需要集结创新资源,争取发展先机。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的目标规模为100亿元,将主要进行直接股权投资,重点关注机器人本体、产业链零部件和产业链创新应用等领域。该基金将围绕国家及北京市机器人产业的相关领域进行战略性布局。
北京市已经在经济开发区设立了国内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由机器人整机、核心零部件、大模型等企业联合组建。该创新中心的目标是构建人形机器人全栈技术生态,开展通用本体的研发,包括一体化关节、灵巧手、操作臂、腿足等,以及运动规划与控制、大模型等重点任务。创新中心还明确了阶段性战略目标,支持快速实现技术突破和产品迭代。
除了资金支持外,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还设立了专家委员会,由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担任主任。专家委员会将围绕人形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提供科学咨询支持,以支撑科学决策,并对中心的发展规划和产业孵化项目进行评审,确保保持行业前沿的研究方向和研发进度。
北京经济开发区作为本市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地,目前已经拥有110家机器人企业,形成了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的机器人全产业链体系。该区正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集成应用新高地和产业生态示范地。预计到2025年,亦庄机器人产业产值将达到百亿元规模。为加速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该区将加快国际机器人产业园的建设,优化园区承载空间,补齐产业生态配套,瞄准人形机器人前沿技术研发,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助力北京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世界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