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产业下阶段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在本届WAIC上找了找答案

2024-07-093214人形机器人

本届WAIC上,有42款智能机器人,其中包括22款人形机器人,也有一大批大模型企业展示技术,但真正合作将机器人产品整合应用到场景的少之又少。有网友认为,看完整个展会,其实对于人形机器人+大模型到底用在哪,始终找不到一个答案。


 

这不由让我们思考,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到底应该用在什么地方?我们尝试从WAIC企业的一些行为和进展中,挖掘一些更确定性的方向。
 


 

▍生态合作的新趋势


 

就本次WAIC大会上火热的人形机器人而言,其实出现了典型的瓶颈问题,此次展会虽然人形机器人展台众多,但各家产品似乎都“大差不差”,不论是外观,还是技术,同质化都较为明显,有不少厂商基本上只是为了拿到资金,而非真正去做产业化落地,真正能做出产品并商业化落地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屈指可数。


 

由于人形机器人目前整体的技术路线、方案确实都比较同质化,优势基本都在于步态优化,缺点也都是作业能力不足。但人形机器人想要快速应用,想要实现强大作业能力和具身智能,除了大小脑,必然需要强壮的手臂、身体和手。这背后的原因则是人形机器人企业大多希望从设计、材料、硬件本体、技术核心自主化这些方向去考量,希望“通吃”,但产业早期没有公摊成本优势,企业机械臂、一体化关节等部件自研非常吃力,大多数人形机器人目前都不具备强作业能力,展示停留在DEMO阶段。


 


 

无论是机械臂技术,还是轮足技术,都涵盖了运动学、动力学、控制、算法等多个方面,这意味着人形机器人手臂、轮足技术与“大小脑”等方向类似,其实都是一个单独的产业链条与发展方向,需要专业研究、专项突破,想要一家人形企业每个部分都能直接从0到1的研究突破,确保各个执行机构高效、稳定、安全地完成各种任务,必然需要数年时间的积累,这使得当前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市场表现上并不突出。


 

本届WAIC可以发现,部分后发的人形机器人创业企业已经意识到,其实在某些肢体技术上完全不必重复造轮子,采用并集成成熟技术,可以节省大量自身软硬件开发成本,聚焦人形机器人双足以及算法核心技术。从需求出发,为各类场景服务,通用化产品和多模块化的灵活组合,实现智能化提升,通过大模型和具身智能,在具体场景任务下形成组合闭环,正成为机器人产业一个新趋势。    


 

据机器人大讲堂了解,本次不少企业都在尝试借助生态链企业的合作优势,降低整机的开发成本,外购一体化关节等核心零部件不再是企业羞于说出口的问题。还有一些企业展现出了生态合作的意愿,例如宇树+睿尔曼机械臂+傲意机械手这个独特创新组合就引起了不少观众热议,打开了人类对于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的想象力,也充分展现了企业共同搭建多元化生态的意愿。

这种多方合作搭建的复合机器人不由让我们开始思考,对于能力卓越的机器人企业而言,机器人产品与应用的边界或许早已经被打破。多家企业以模块化组合构成全新机器人形态的方式,其实在工信部出台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早已经给出;机器肢关键技术群其实是健全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体系的关键一环,需要用好现有机器人技术基础,系统部署关键技术群,创新人体运动力学基础理论,打造仿人机械臂、灵巧手和腿足,突破轻量化与刚柔耦合设计、全身协调运动控制、手臂动态抓取灵巧作业等技术。

 

 


 

这意味着,机器人产品其实可以并不局限于固定的用途,而是可以通过产业链合作的方式,多产品模块化形态组合,形成一种全新的产品形式服务于更广泛场景中。无论是机器狗+机械臂,还是双足+机械臂,或者轮足底盘+机械臂,本质上都是为场景服务,为灵活运动作业夯实硬件基础。而想要每个部件都全自研自产,在人形机器人产业早期无异于痴人说梦,那么多家企业通力合作,快速将产品切入场景应用,积累数据、迭代算法,或许是一个更快建立优势的途径。


 

▍提高应用价值是核心


 

人形机器人作为实现具身智能的首选载体,随着其在大模型加持下智能化、泛化能力不断提升,在工业、社会服务以及家庭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进入到21世纪以来,国外以特斯拉、本田、波士顿动力为首的各大厂商纷纷升级布局人形机器人产品,但是受限于硬件和软件的成熟度,人形机器人发展并不算快,例如特斯拉本次带来的产品展示,就不太愿意公布太多硬件和算法细节。    


 

在全球算法和产业链的不断进步中,人形机器人赛道已经开始出现了很多中国“新面孔”,门口“接客”的18个机器人,都是中国制造。然而由于多模态感知、高精准运控,以及对泛化和涌现能力等要求高,受限于软件难度和硬件高成本压力,目前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速度也不算快。


 


 

实际上,中国完全有着人形机器人领域弯道超车的机会,就产业化而言,近年来凭借产业场景多元化的优势,我国在机械臂、核心零部件等领域其实已经有着较好的产业积累和优势,多家柔性机械臂企业异军突起,传感器、视觉等产品和核心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场景,产业链愈发完善,成为我国机器人领域的突出亮色。


 

正好在7月8日,来自UCSD、MIT的华人团队却开发了一个通用框架Open-TeleVision,可以让人即便相隔3000英里,也能用头显、笔记本、iPad、甚至是手机,完成对机器人的远程操控,身临其境操作人形机器人进行实验和家务活,展现了探索更多场景数据的潜力。


 

这其中用到的人形机器人、视觉、灵巧手等产品都是中国制造。


 

但反观国内市场,大多企业并没有进行深度合作,而是试图布局所有领域,这导致反而缺乏明确的商业价值。对人形机器人产业而言,已经有部分人出现悲观的担忧,认为不久后可能出现大规模产业崩塌。


 

本届大会围绕核心技术、智能终端、应用赋能三大板块,聚焦大模型算力、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重点领域,展示了人形机器人、虚实融合、自动驾驶无人机、脑机接口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但我们的人形机器人与大模型结合,未来到底用在哪?人形机器人产业是否做做产业链整合,快速降低成本而非追求大而全?能否先尝试VR+5G+人形,率先探索具身智能更好切入家务、工业场景带来价值?


 

在技术飞速进步的当下,寻找人形机器人的真实落地价值,或许这才是我们希望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探索社会治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