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成立仅7个月的具身智能公司Dyna Robotics完成了23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该比投资由硅谷顶级风投CRV和First Round Capital领投、真格基金跟投。

融资后,公司将聚焦单一任务具身机器人开发与落地验证,让机器人掌握叠衣服、切菜、刷马桶等技能,以便为未来的通用机器人奠定基础。
▍浙大校友杨世远再创业 创始团队堪称「梦幻组合」
Dyna Robotics的创始团队由 Lindon Gao、York Yang 和 Jason Ma 共同创办,其中Jason Ma曾是DeepMind的研究科学家,Lindon Gao 和 York Yang 则在 2016 年共同创办了 Caper,这家公司专注于开发 AI 自动化结账设备和相关软件,并于 2021 年以 3.5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25.5 亿元人民币)被 Instacart 收购。

杨世远(York Yang),Dyna Robotics联合创始人兼CTO,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辅修竺可桢学院信息技术专业(ITP),后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得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

杨世远2016年创立的CaperAI并担任CTO,期间通过智能购物车技术革新线下零售,开发了动态识别商品与用户行为的系统,帮助沃尔玛、Costco等企业提升40%的零售效率。2021年10月CaperAI以3.5亿美元被Instacart收购;2020年杨世远入选北美福布斯30U30榜单。

Lindon Gao是Dyna Robotics的联合创始人兼CEO,曾与联合创始人杨世远共同创立智能购物车公司Caper AI,并成功主导行业化并购。Lindon Gao拥有很强的行业资源整合能力,为Dyna Robotics在种子轮融资中吸引CRV、First Round Capital等知名机构超2300万美元投资提供了关键支持。

Jason Ma为宾大GRASP实验室博士生,师从Dinesh Jayaraman和Osbert Bastani,专注于机器人学习与强化学习,特别是机器人基础模型研究。此前,Jason Ma曾在Google DeepMind担任研究科学家一职,同时在NVIDIA AI和Meta AI拥有工作经验。

Jason Ma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研究成果丰硕,不仅有多篇论文被ICRA 2025和ICLR 2025会议接收,曾主导多项机器人基础模型突破性算法开发,其参与的Eureka框架在强化学习领域引发广泛关注。目前相关算法已被应用于NVIDIA Isaac Sim模拟平台以及PyTorch官方强化学习库TorchRL中。此外,他还荣获多项奖学金和论文奖项,相关事迹也获得了《The Economist》等媒体的报道。
▍聚焦低成本、专一化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
Dyna Robotics深耕机器人基础模型领域,致力于让机器人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更灵活地工作、更高效地学习。团队通过收集海量高精度、贴近现实的数据,训练机器人完成包装、清洁等具体任务。这种训练方式让机器人能在实际生产场景中持续学习、不断进步,一步步朝着“全能型”具身智能的方向发展。
为了控制成本、简化操作,Dyna Robotics还研发了专注于单一任务的机器人,比如切菜、叠衣服等。这些机器人配备了经济实惠的双固定机械臂,通过AI模型反复训练,能在生产环境中自我优化、提升性能。Dyna Robotics专注于攻克机器人在动态场景中的感知与理解难题。在研发过程中,团队特别注重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力求让机器人拥有更强的自主决策能力。
Dyna Robotics CEO Lindon Gao指出,无论是何种产业或规模的企业,只要存在合适且价格合理的解决方案,他们都乐于将任务交给机器人来完成。尽管现阶段的语言、图像以及视频模型发展迅猛,但具身化AI仍未能找到相对成功的路径。机器人基础模型需要真实世界中大量且精确的数据支持,然而真实世界的数据却相对匮乏,单纯依靠仿真环境难以全面捕捉复杂的物理环境。为此,Dyna Robotics正在大量收集特定任务的数据,涵盖从包装到清洁厕所等各类任务,通过真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来实现商业价值。
领投方之一First Round Capital的合伙人Bill Trenchard则认为,Dyna正在解决AI机器人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即成本问题。单一人形机器人的价格可能高达六位数以上,而Dyna Robotics通过专注细分赛道的方式,以固定机械臂的方式完成作业,从而有效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他坚信,这一策略将加速具身化AI的开发与普及应用。
目前Dyna Robotics打造的原型机产品,能够承担切食物、装碗、折叠衣物以及清洁厕所等多项任务。机器人采用一对固定机械臂的简洁硬件设计,通过AI模型进行训练,以执行单一或一组特定任务。从目前来看,Dyna Robotics或许是全球首家利用特定数据集对AI模型进行微调,并将其应用于非人形机器人的公司。

聚焦于特定领域有助于降低成本,Dyna Robotics机器人的市场定价预计仅为数万美元。公司CEO Lindon Gao透露,公司机器人目前正处于小规模试生产阶段,预计将在数月后正式亮相。
▍Dyna Robotics上海分公司年薪百万同步招人
杨世远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曾表示:我们相信 AGI 不会一蹴而就;ChatGPT 的成功离不开海量、高质量且“相对结构化”的文本数据。可机器人领域主要依赖图像和本体传感器数据,当下有效数据远远不够。只有先踏实落地一个个具体场景,积累海量并且有价值的真实数据,才能让这个“AGI 宝宝”逐步成长,不至于陷入“没完没了烧钱却不盈利”的死循环。
目前Dyna Robotics已经组建了一个科研、工程、硬件兼备的强大团队。科研方面,以Jason Ma博士为核心。聚集了来自硅谷无人驾驶和各大 AI 巨头的资深科学家。软件工程方面,Dyna Robotics已招揽了来自 Google、Amazon、Aurora、X 等硅谷顶尖公司的 Staff 级工程师,搭建了类似 DeepSeek 的大规模高效训练和数据管理集群。硬件方面,Dyna Robotics拥有曾在 Apple、云深处、ABB以及浙大、交大等高校的尖端人才;商业团队则由在美国本土成长起来的 BD 和 Sales 负责,目前已有多家合作伙伴展开项目合作。

杨世远表示,Dyna Robotics是目前唯一一家,同时具备美国本土化能力、美国前沿 AI 技术、以及中国先进硬件制造和供应链优势的团队。在全球化布局方面,Dyna Robotics在上海设有硬件研发中心,目前,上海硬件研发中心的招聘账号已在脉脉注册,并且开放了13个招聘岗位。职位硬件研发负责人最高年薪可达百万(70-90k月薪x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