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下午,优必选人形机器人组装测试运维基地项目在自贡成功签约。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5亿元,将进一步推动自贡人工智能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加速发展壮大。
据悉,这是继2024年6月优必选(自贡)双总部及机器人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布局后,优必选再度落子自贡。此次再次携手,企地双方将在机器人研发制造领域开展进一步合作,共同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同时,优必选还将发挥在业内的引领作用,带动机器人大模型、传感器等配套企业集聚自贡,助力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为何押注自贡?
据了解,近年来,自贡主动融入全国、全省战略布局,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小切口、快节奏前瞻布局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积极推动“AI+公共服务、AI+城市治理、AI+智慧旅游”发展,在数据标注、智能驾驶、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加速突破,先后引进落地百度、腾讯、抖音、优必选、九识智能等头部企业20余户。
自贡还是全国首个集高精度地图数据生产标注和算法测试于一体的AI基地,百度地图覆盖全国城市三分之二的车道级导航数据都在这里处理,覆盖了360个城市,里程超过370万公里,真正实现了“自贡造、全国用”。凭借这些努力,自贡成功创成四川省首批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也是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重要基地。
之所以押注自贡,优必选科技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周剑此前就表示,自贡作为川南区域中心城市,前瞻布局人工智能未来产业,重点发展以“车机龙,医算数”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企业选择自贡既是深切感受到了自贡对发展人工智能的决心和行动上的大力支持,更是被其产业基础扎实、职教水平领先、城市IP特色突出、营商环境优越所吸引。双方将积极响应国家新兴产业政策,在机器人研发制造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同时,企业将发挥在业内的引领作用,带动机器人大模型、传感器等配套企业集聚自贡,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此次签约的人形机器人组装测试运维基地项目选址高新区,将引入具备多模态感知能力的全尺寸双足、固定基座等人形机器人,配备各类末端执行器、遥操作设备、本地数据储存服务器、多模态传感器等。
同时,优必选的数据标注、数据清洗标注、数据审核、数据训练等相关的约150名技术人员将常驻自贡,开展以人形机器人本体关联的关节角度、力矩、末端触觉、六维力、雷达、IMU(惯性测量)、ODOM(里程计)、速度计、RGB相机、RGBD相机等关键技术攻关,全力打造全链条测试验证与模型训练平台、数据资产商业化运营平台。
▍优必选优势持续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去年首次选择自贡后,企业迅速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与自贡城市特色融合,转化为实际应用,并紧锣密鼓地推进多项人工智能相关工作,发展势头强劲。截至今年5月,自贡子公司优必智能已成功实现营收1400万元。
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的应用落地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广泛的应用场景能够不断优化模型,展现了持续性的成熟和对应用落地的支持。他们在仓储物流工厂、高端汽车制造、政务服务及产学研交流等领域展开应用。此外,他们推出的Walker S系列人形机器人已在一些汽车工厂进行实训,与无人物流车协作解决生产节点间搬运任务,适配了更广泛的机器人搬运业务场景,提高机器人的动作泛化性和运动控制流畅性。
优必选还已展示智能搬运、操作类质检等核心技术能力,去年11月,优必选携手智慧物流子公司优奇提出全栈式无人物流方案,将人形机器人与无人车协作解决了物流中的最后10米问题。今年2025年,优必选还与富士康合作,探索3C制造中的无人工厂建设可能性。
有机构预计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为优必选贡献大量收入,同比实现快速增长。因为未来优必选能在现有数据模型核心技术竞争优势基础上,加快更多场景应用的落地。他们将继续通过闭环控制迭代提升能力,以更高效率、更高成功率实现机器人切入产线工作。例如未来,公司可能进一步扩展分拣、检测及特种工作等功能,实现更多动作的落地。
同时,公司还计划推广超仿真机器人的概念,此前已经与居然之家签署500台订单并目标销售达到1万台。这些举措表明公司将在后续发展中保持强劲竞争力,不断推动人形机器人制造商能力变革并实现更多产品落地。
目前,优必选的业务主要分布在教育机器人、物流智能机器人、消费型机器人和行业定制机器人四大板块。其中,物流智能机器人增长迅速,消费型机器人在海外市场表现良好,行业定制机器人业务在2024年实现了千万级收入。优必选还拥有显著的技术积累,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已获得2,450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相关专利,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不断迭代产品,从消费型机器人到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展示了其在产品延伸和扩展方面的努力。
▍结语与未来
近期国内外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产业潮起入局者明显增多,国内华为、字节、比亚迪、小米、广汽、蚂蚁等车企、科技厂商纷纷加码具身智能,海外特斯拉、1X、FigureAI等加速商业化量产步伐,随着DeepSeek人工智能公司的涌现,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的发展,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目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
摩根士丹利研究部近期修正了预测数据,他们估计,未来几十年,类人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可能会达到汽车行业的两倍。到2050年,加上相关的供应链以及维修、维护和支持产业,类人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能达到5万亿美元,到2050年,投入使用的类人机器人数量可能会超过10亿台。而中国类人机器人的投入使用数量可能位居世界第一,达到3.023亿台,紧随其后的是美国,预计为7770万台。届时,美国机器人普及率可能在3%(年收入5万至7.5万美元的家庭)到33%(年收入20万美元以上的家庭)之间。到2050年,美国约有10%的家庭可能拥有人形机器人,全国总数将达到1500万台。尽管中国可能拥有更多的人形机器人,但只有3%的家庭可能拥有人形机器人,总数约为400万台。而优必选作为其中市场头部,有望分得最大一杯羹。
(更多人形机器人赛道深度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形机器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