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对接会(以下简称“对接会”)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期间(以下简称 “链博会”)举行。在对接会上,光谷东智发布了人形机器人整机新品“光子”。
据介绍,该机器人身高1.7米,会打太极拳、跳舞,其灵活度、体态控制等技术指标在国内领先,此外“光子”还应用了大模型,具备与人进行语音交互的能力。
光谷东智副总经理楼凯齐表示,“光子”机器人已实现展厅讲解、商超导览、前台接待、商业表演等场景落地,未来将向政务、工业、养老等更多领域拓展。据悉,该机器人售价为55万一台,目前已接到市场订单。
在“光子”之前,光谷东智还于2025年5月发布了一款小智机器人。官方介绍,该机器人是华中地区首款能够量产的“具身智能”产品,具备多模态交互、自适应学习、智能体切换等能力。
此外,光谷东智的人形机器人生产线也在抓紧建设中,总面积超过13000平方米,并计划于今年内生产300台人形机器人。
值得注意的是,光谷东智成立于2025年2月,仅过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便研发出了两款机器人整机,还能实现场景落地并签约订单,其背后想必有“高人指点”。
▍光谷东智背后的“靠山”
2月26日,东阳光与智元机器人、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北武院”)、灵初智能在武汉市携手共同出资设立光谷东智,四方直接股权比例分别为70%、15%、10%、5%。
东阳光作为牵头方,在电子新材料、生物制药、健康养生等领域深耕多年,积累起丰富的行业运营经验与海量行业数据,能够为人形机器人研发提供电子元器件、医药制造、生态繁育虫草、研究院实验室等多元化应用场景。
同时,东阳光在电子新材料上取得的成果,能够为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研发提供借鉴。
近年来,东阳光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机器人逐渐在工业生产、医疗服务等领域崭露头角。东阳光抓住市场转型升级的趋势,经过多月的筹办,联合智元机器人、北武院和灵初智能成立了光谷东智,依托该公司建立行业数据采集与具身智能模型能力,最终实现机器人进厂打工。
智元机器人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头部企业,具备领先的机器人“本体+AI”全栈技术,自主研发人形机器人产品,已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凭借技术优势与资源背景,智元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量产和商业化落地。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精耕的同时,智元还积极进行对外的战略合作,既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又投资具身智能公司,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试图构建起一个以自身为中心的生态版图,增加自己品牌的影响力与在资本市场的话语权。此外,上市公司通过与智元合作,得以与人形机器人概念挂上钩,从而得到市场的关注,也能从智元手中获得先进的技术支持,助推公司的智能化转型。对于双方而言,合作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这次与东阳光等出资组建光谷东智也是基于智元自身战略做出的决定。智元能够提供技术与经验,加速光谷东智的人形机器人研发进程。
北武院是由北京大学、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三方共建的北京大学异地研究院,是北京大学智能学科“双一流”建设的延伸平台机构。该机构集聚全球顶尖学者、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的技术专家,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展开研究,致力于打造“AI+X”体系,在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北武院作为光谷东智的出资方,能够为人形机器人研发提供具身智能领域的最新前沿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研究进展,助力具身智能通用基础模型的开发。
灵初智能专注于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机器人技能集训练、场景化数据生成及采集、端到端解决方案的研发及落地,能够为光谷东智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与强化学习提供助力。此外,灵初智能的业务还涉及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能够为光谷东智提供品牌宣传与业内资源。
可以说,光谷东智,正是依托于各出资方在各自领域的深厚积累与独特优势而成立的。
2025年3月29日,东阳光、智元机器人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武汉光谷中心城建设服务中心、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武汉东湖高新区(“中国光谷”)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宣布将携手加速机器人技术的落地应用,特别是聚焦于具身智能机器人本体到应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三方还将携手致力于在光谷打造全国最大最先进、华中首家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在签约仪式现场,光谷东智与武汉光谷中心城建设服务中心签订了《全国总部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武汉光谷中心城建设服务中心将协助建设光谷东智具身智能全国总部项目,该项目立足华中地区,面向全国,旨在推动光谷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光谷东智还与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机器人采购项目协议》,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委托光谷东智实施机器人项目,该项目金额不超过7000万元,将成为光谷东智的首批订单,助力打通光谷东智具身智能机器人本体到应用落地的市场化全链条。
▍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光谷东智新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光子”的手臂上,刻着黄鹤楼的图案,这一独具湖北特色的元素,能够显示出光谷东智与湖北之间的密切关联。
从光谷东智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湖北省政府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重视。
前面提到的东阳光、智元与湖北的系列合作,涉及到光谷东智的组建、发展,离不开湖北政府的支持,是湖北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总体来看,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自去年起,湖北省便大力推进人形机器人整机的研发工作。
今年年初,湖北省在洪山礼堂南广场举行楚才系列人形机器人展示会,10款人形机器人集中亮相,为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赢得了“开门红”。
3月,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主持召开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推进会议,旨在对目前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讨论,为未来产业发展拟定目标,以加快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积极抢占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
6月,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与产业联盟揭碑。该创新中心总面积近7000平方米,已建成23个应用场景,上百台机器人可同时开展作业,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场景最丰富、机器人款式最多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其中,光谷东智作为参与建设的重要单位,凭借其专业技术和丰富经验,为中心建成与运营提供了立体化的支持。
创新中心与产业联盟作为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中的重要一环,能够为人形机器人概念验证、数据集成、场景验证等环节提供服务,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
7月,对接会以“链动创新前沿,赋能新质未来”为主题,全方位展现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优势与潜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对接,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注入“湖北动能”。
对接会上,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联盟还与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四方将围绕机器人产业生态构建,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人形机器人产业竞争力。
▍结语与未来
光谷东智作为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重要一分子,二者有着较为深刻的联系。无论是光谷东智还是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起步虽然都比较晚,但发展的又很快,光谷东智依靠各方的技术与资源支持,不到半年便研发出两款机器人,而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便拥有了几十款人形机器人,入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企业更是在此之上。
未来,在政策、产业生态、人才与技术等资源的加持下,光谷智能将朝着打通人形机器人本体向应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继续努力,推动机器人解决方案在各领域的落地实施。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也将以更开放的姿态和务实的行动,加速融入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
相信“湖北造”人形机器人能给我们带来些不一样的惊喜。
(更多人形机器人赛道深度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形机器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