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1万元!人形机器人最大采购项目被这家企业拿下

Jack2025-07-211921人形机器人

据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日前发布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公示》显示,优必选科技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这是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中标金额最大的采购订单,预计优必选将要交付近百台机器人。



 

采购人是谁?


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汽车出口贸易为核心业务,同时拥有2100亩林安国际物流贸易园基地,联高国际会展集团、5G+工业大数据中心等板块加持,为汽车出口业务提供坚实支撑和配套。公司以上海为总部基地,生产基地位于中国三大国家级汽车产业集群之一的湖北汽车走廊,整合中国的新车、二手车、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及零配件等产品,输出到海外有需要的国家,与一带一路友好国家的产业经济互利共赢。


觅亿是中国国有资本的合资企业,同时是湖北十堰二手车出口联盟理事长单位,觅亿股东集团与政府国资企业、商务部批准出口试点头部企业易通达共同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及股东合资纽带,2023年成功出口二手车约1.2万台,全国业内排名第6。有投资者猜测,该笔订单或将被觅亿用于外贸转包出口。


觅亿该笔采购也是优必选当前中标金额最大的项目,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显示,目前,优必选中标74次,合计中标金额达2.46亿元。除了此次中标9051.15万元的采购项目,优必选此前中标的采购项目,金额最高达7299.50万元,其他多数中标的采购项目金额不足100万元。同时,优必选获得25家采购商采购,以高校、教育局、研究机构为主,涉及云南民族大学“智能传播实验室”建设项目、郑州市中原区教育局郑州市中原区人工智能教育项目等。


就在7月17日,优必选刚刚发布了全球首个会自主换电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并计划今年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投入智能制造产业。之前,优必选WalkerS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进入蔚来、比亚迪、奥迪一汽等多家车厂,参与质检、贴标等任务;4月下旬公司正式与采购方签订大型双足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所涉及的产品主要是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与商用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C,相关产品将用于汽车工厂的生产制造和商用接待等环节;其向科研教育的天工行者机器人已收获百台订单,今年预计交付将超300台。


 

人形采购热潮来袭


值得注意的是,7月11日,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显示,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项目总预算高达1.2405亿元(含税),是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迄今公开的最大单笔(招标)订单。其分为两个标包: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由智元机器人以7800万元中标;小尺寸人形机器人、算力背包及五指灵巧手由宇树科技以4605万元中标。


在此之前,这两家企业也已多次获得订单,例如宇树上半年曾中标同济大学通用人形机器人训练平台设备采购项目(中标金额826万元)、中国科学技术馆2025年度流动科普设施采购项目(中标金额627万元);智元年上半年曾中标珠海具身智能应用创新中心数采及展演机器人采购项目(中标金额1274万元)、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数据采集平台项目(中标金额398万元)。


 


统计来看,自2024年12月起,智元机器人共有8项中标成交公告,其中近期中标珠海具身智能应用创新中心数采及展演机器人采购项目,金额为1273.62万元。宇树科技已披露168项中标成交公告,金额在几万元至数百万元,此前中标项目以教育科研、工厂巡检等为主。


与此同时,宇树与智元均已开展资本化布局。其中宇树已启动IPO辅导,其注册资本为约3.64亿元,创始人王兴兴作为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合计控股约34%;智元机器人计划控股A股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


 

结语与未来


中信建投今日研报指出,国内机器人本体厂商持续取得订单突破,说明人形机器人在商业化探索方面逐步进入落地阶段;同时,宇树完成IPO辅导备案,头部国产机器人本体厂商加快推进资本化进程,预计将得到广泛关注,并进一步促进全行业资本开支增加。


 

在上海某私募基金负责人看来,订单意味着机器人板块的拥挤度已经得到了有效缓解,与此同时,市场交易的逻辑已从纯粹的主题投资向落地验证方向过渡。“产业趋势投资的第一波通常是人气亢奋式炒作,这个阶段的产品落地、技术方向、落地场景都是‘盲盒’,一般是‘炒了’再说。截至目前,机器人板块调整了近4个月,随着软件端持续进化、产能规划越发清晰、头部企业的订单逐步释放,事件催化后,板块有望进入成长性预期的行情阶段。”上述私募人士说。


随着产业订单持续落地,当前正处于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破晓时刻”,量产元年已经开启。人形机器人量产并实现大规模应用迎来曙光,商业化落地可期。虽然大多订单仍然以高校、科研机构等采购为主,但机构认为,价格下探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关键,目前成本仍是制约人形机器人大规模普及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还需攻克成本瓶颈,才有望快速迎来订单爆发。



 

(更多人形机器人赛道深度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形机器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