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开发的人形机器人PHY芯片要来了?

2025-08-041000人形机器人

近日,上市公司【裕太微】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高度关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需求,基于在以太网芯片领域积累的高可靠性、低延迟等核心技术优势,已开发出适配机器人运动控制(包括人形机器人)的以太网通信产品(PHY芯片),并在部分客户项目中实现应用,逐步开始产生营收。


裕太微称,当前应用主要聚焦于工业协作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原型机的通信模块,部分应用场景涉及客户原型开发及测试阶段的需求。公司视人形机器人为重要战略方向,未来将持续优化产品性能,积极推进与产业链伙伴的技术验证及商务接洽。


 

什么是PHY芯片?


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是数据通信中有线传输的重要基础芯片之一,负责在物理媒介(如网线、光纤、背板)上可靠地传输和接收原始的二进制数据流,它主要解决设备之间物理连接和信号传输的问题。


全球拥有突出研发实力和规模化运营能力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供应商主要集中在境外,美国博通、美满电子和中国台湾瑞昱三家国际巨头呈现高度集中的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国内半导体企业,只有裕太微和景略半导体的产品以高速以太网PHY芯片为主,其他如中兴微电子,华为海思部分PHY产品只供内部使用因此裕太微宣布开发出适配人形机器人的以太网通信产品才引起业内震动。


就人形机器人而言,PHY芯片是其高度智能化、实时响应和复杂动作所必需的神经系统的基础物理层,没有高性能的PHY,人形机器人的高效协同运动、环境感知和智能交互都将无从谈起。


因为PHY芯片广泛分布于机器人的大脑(主控)、小脑(关节控制)、感官(各类传感器)以及连接内外的接口中主要通过高速以太网(如10G/25G/100G)将主控制器与遍布全身的关节控制器集群、视觉处理单元、传感器融合模块等关键子系统紧密互联提供高速、可靠、低延迟且可扩展的物理连接,这为海量的高清视觉相机数据、点云信息、惯性测量单元(IMU)数据以及实时的运动控制指令提供了高速、低延迟的传输通道,是人形机器人实时处理多模态感知信息、运行复杂AI算法并实现全身协调运动规划的物理通信基石。


 

例如在关节驱动单元层面,PHY芯片通常集成于分布式关节控制器内,通过支持时间敏感网络(TSN)的工业以太网(如EtherCATProfinet IRT)连接主控制器与关节的电机驱动器、高精度编码器和力矩传感器。这赋予了机器人关节高精度同步和确定性低延迟通信的能力让所有关节的运动指令能在严格的时间窗口内精准送达并执行,同时关节的状态反馈(位置、速度、力矩)也能以极低的固定延迟回传,从而确保了复杂动作的低延时、高流畅性、高动态响应的敏捷性以及运动控制的整体鲁棒性并为简化布线提供了可能。


又例如对于机器人的感知系统,PHY芯片是各类传感器数据高速回传的管道。高清摄像头模组、激光雷达(LiDAR)、深度传感器、麦克风阵列以及分布在身体各处的力/力矩和触觉传感器,都依赖高速PHY芯片产生的大数据量信息(图像流、点云、音频流、触觉数据)实时传输至中央处理单元或本地预处理节点。这为机器人快速实现精准的环境感知、物体识别、语音交互、实时定位与建图(SLAM)以及全身状态估计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数据传输保障。此外,PHY芯片还可应用于机器人内部的通信背板和板间互连等。


裕太微强在哪?


据了解,裕太微电子成立于2017年,裕太微自成立以来专注于高速有线通信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公司以物理层产品为枝干,向上延伸2.5G/5G/10G等更高速率的产品,横向延伸交换、网卡、网关、高速以太网(TSN)、通信SoC等产品,目前已形成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网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网通以太网网卡芯片、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芯片、车载网关芯片、车载高速视频传输芯片7条产品线,40余款产品矩阵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供应商。


值得一提的是,在技术研发上,裕太微自主研发的以太网物理层IP技术,为芯片增添了极性检测与校正、自适应均衡等功能,显著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因此裕太微自主研发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及小端口以太网交换机芯片,从百兆、千兆到 2.5G,单口及多口,通过高可靠性的有线通信技术,具有高速传输、低延迟、强兼容性等特点,其在机器人产业中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可为智能机器人提供稳定的信息传输支持,助力提升设备间的互联互通能力与实时决策效率。


 

随着5G技术的普及与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速、低延迟的通信需求将持续增长,裕太微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由于产品矩阵多样,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场景中,尤其在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中,提高了机器人的通信效率,并增强了设备间的互联互通能力,为新型制造模式提供底层通信保障这些机器人在结构类型和安装应用方式上多种多样,包括多关节机器人、坐标式机器人、并联机器人等,广泛应用于汽车、3C 电子、金属加工等多个行业,这使其开发的人形机器人用PHY芯片更值得期待。


4月就传出裕太微持续聚焦于核心技术突破及新产品迭代,积极探索有线通信技术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完善产品线布局,以技术创新驱动市场拓展,如今这一消息无疑得到了验证。而且此前裕太微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经在协作机器人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能让机器人更高效协作完成抓取放置、螺丝锁付、装配等多种任务,证明了其商用价值。而人形机器人领域,如脑部关节部位需高速数据传输,裕太微的以太网芯片可替代传统总线架构,支持中央集成化设计,提升整体响应效率,无疑会让国产人形机器人进一步提升核心部件自主化率。


结语与未来


未来,机器人尤其人形机器人由于传感部件不断增多,对于网络通信芯片的需求也将同步增长,PHY芯片可以说是人形机器人实现其高度智能化、实时响应和复杂动作所必需的神经系统的基础物理层。


后续,随着裕太微对各个新领域市场的勘探逐步深入,其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和以太网交换机芯片有望进入到更多类型的机器人应用场景,助力机器人产业链的创新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