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C观点:人形机器人五大爆发趋势

Geng2025-08-101832人形机器人

2025年8月8日至12日,备受瞩目的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作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年度盛会,本次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 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科学家、企业代表和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机器人产业的前沿技术、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

这其中人形机器人成为当之无愧的焦点,众多企业携新品与创新技术亮相,勾勒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具身智能机器人形态更加多样

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形态变得更加多元化,四足机器人、轮式人形机器人、双足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等,不同形态的机器人能够面向不同的场景,在更适合的环境中执行任务、展现实力。

(1)四足机器人

四足机器人凭借构造相对简单、落地速度快等优势,成为不少新入局人形机器人领域研发上的首选。

在WRC现场,维他动力正式发布了国内首个智能伴随机器人。该四足机器人作为面向家庭及个人用户的消费级具身智能产品,具备VLA自主移动和Agent视觉语言交互能力,能够不用遥控器,便实现自然交流与指令闭环,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看护、负载、协助摄影等服务。

维他动力的四足机器人实现了高度自主研发。其研发团队覆盖了电池、电机、计算平台、系统工程、架构、算法、数据基建的全栈软硬件人才。在这些机器人硬件中,这款四足机器人配备的 360°激光雷达,能够在复杂地形、存在障碍物以及暗光环境等常见生活场景下,实现可靠的避障功能。

视源股份作为一家以显示、交互控制和连接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加大投入,进行技术研发,其建立了“三院一站”研发体系,包括中央研究院、中央工程院、创新设计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大研究团队,构建了从算法创新、硬件设计到制造验证的机器人全栈技术能力。

在WRC上,其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工业级四足机器人MAXHUB X7首次亮相。该四足机器人,专为复杂环境与任务设计,可以稳定穿越35°陡坡、台阶、沙石草地等复杂地形,采用的IP66防护等级能够确保其在暴雨、粉尘及-20℃至40℃极端温度下持续作业。

技术上,MAXHUB X7采用全栈自研的智能导航系统,搭载可见光+红外双光云台、气体传感器、机械臂甚至灭火装置,并实现了人机协同闭环,能够自主规划路径、定时启动任务、完成后自动返航充电,在复杂环境作业中展现出强大实力。

(2)轮式人形机器人

轮式人形机器人在行动上更加便利,能够在双足人形机器人行动不便的场景中开展工作。

在WRC现场,仙工智能携具身智能轮式人形机器人等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亮相,通过1:1复刻工业搬运、自主作业等应用场景,进行现场演示。

这款轮式人形机器人搭载了8个环境感知传感器,端侧支持多层语义地图、VLA以及端到端模型,可实现自然语言交互等功能。整机总自由度多达40个,单臂自由度为7个,承载6kg的重量轻而易举,双臂最大短时负载可达25kg。在轮式全向底盘的支撑下,该机器人拥有出色的稳定性。仙工智能自主研发的星云平台,能够支持在线定制机器人的外观、硬件配置以及软件功能模块,进而打造专属的机器人解决方案,满足多样化场景的需求。

星尘智能携Astribot S1打造三大沉浸式体验和展示区,亮相WRC。

在星尘智能精心打造的场景区,S1化身为“一日机器人伙伴”,凭借自研的刚柔混合动力学模型、创新的绳驱传动设计和±0.1mm(最高可解锁至±0.03mm)的末端重复定位精度等设计,在生活、商业、文化等场景进行出色表现。

此外,星尘智能还推出了“真机遥操区”和“AI演示区”。在“真机遥操区”,观众可以进行上手体验遥操作系统,感受星尘自研的「design for AI」智能本体与运动控制算法。在“AI演示区”,星尘智能对S1的“本体+数据+模型”高效闭环体系进行深度揭秘。

(3)仿生机器人

仿生机器人正成为机器人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灵动的面部和表情,能够带来亲切感。

松延动力在WRC现场展示了仿生机器人二代“小诺”,该仿生机器人搭载高性能RK3588处理器,采用自主研发的仿生皮肤和高精密执行器,头部自由度高达32个,能够精准模拟人类面部肌肉运动,实现多种微表情的精准控制,脸部表情高度拟人化。

同时,该机器人集成大语言模型,能够准确识别语音指令,并理解语音语调、情感和语境,支持表情与语音同步、性格设定及多语言交流。

数字华夏携华夏机器人家族成员夏澜、夏起、星行侠、卫小鹿亮相。其中,仿生机器人夏澜以精密仿生技术为核心,可模仿人类绝大部分表情。面部仿生技术方面,夏澜搭载了29个主动自由度以及若干被动自由度的精密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面部和颈部的精准表情表达。

前不久,数字华夏攻克了“眼球追踪”和“口型一致”等前沿技术难题,此次在WRC展示的“夏澜S02”迭代版正是数字华夏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展示产品矩阵

如前所述机器人呈现不同的形态,而更多的人形机器人厂商不断自主研发多形态的机器人,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产品矩阵,能够针对不同场景进行应用。

魔法原子携其机器人家族及多项具身智能解决方案亮相WRC。其机器人产品包括全尺寸通用双足人形机器人“小麦”、高动态双足人形机器人MagicBot Z1、消费级四足机器人MagicDog、轮式四足机器人MagicDog-W,以及首次重磅登场的工业四足机器人MagicDog Y1,涵盖四足与人形两大类。

其中,针对工业场景,通用人形机器人“小麦”首次展示双7自由度机械臂协同点胶作业,能够连续工作四个小时不间断;而工业四足机器人MagicDog Y1采用航空级密封机身(IP67防护等级),可以在-20℃至55℃环境稳定运行,未来可能在工业巡检与应急救援等场景进行作业。面向商业场景,“小麦”能够在不同场合下提供智慧导览解决方案,不仅能够进行专业讲解,还能提供导览服务。消费级四足机器人MagicDog则能够在家庭场景中提供陪伴功能。

魔法原子的机器人具备卓越的运动性能,在多个场景中具备良好的落地潜力。

宇树科技作为人形与四足机器人的双料领跑者,此次WRC,携其机器人家族产品亮相。本次展品包括工业四足机器人B2系列、新款A2四足机器人,消费级四足机器人Go2及轮足版Go2-W和G1格斗款人形机器人与轻量化R1人形机器人。

面向工业场景,B2系列四足机器人凭借出众的负重能力和地形适应力,已经在矿山、消防、电力巡检等复杂环境中稳定作业;A2四足机器人作为宇树最近新发布的产品,续航能力强,在超广角激光雷达系统的助力下,能够全方位感知周围环境,在工业环境中有很好的前景。面向消费市场,消费级四足机器人Go2凭借丰富功能与场景适配能力,展现出实用性,而R1人形机器人凭借出色的运动能力、交互功能、二次开发空间和仅3.99万元的起售价,在教育、服务等场景展现出商业化落地的潜力。

优必选则争取在人形机器人研发上做到极致,此次WRC,优必选携五大人形机器人亮相,包括全球首个可自主换电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全尺寸通用轮式人形机器人Cruzr S2、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大阪世博会中国馆首个具身智能“导览大使”Walker C以及全尺寸科研级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覆盖工业、商用、科研、娱乐等多场景。

其中,Walker S2在展会上第一次亮相,在现场展示了热插拔自主换电技术。其拥有52个自由度,并搭载了工业级的灵巧手,通过群脑网络2.0+Co-Agent智能体构建AI双循环,具备国内首个端到端“类人眼”双目立体视觉感知,能够负载15公斤的物体,并完成极限下蹲、远距离抓取等动作,步行速度达2m/s。

全尺寸通用轮式人形机器人Cruzr S2则作为优必选大会期间正式发布的产品,在现场进行了展示。Cruzr S2融合视觉激光融合导航、学习型运动控制等具身智能关键技术,能够在复杂场景中高效稳定地通行,在分拣搬运、生产装配、迎客导览等不同场景中进行作业。

在现场,优必选展示了面向多任务工业场景的通用人形机器人群体作业解决方案,在群脑网络2.0的助力下,Walker S2、Cruzr S2等产品进行协同作业,完成了从物料入库搬运到智能分拣的全流程作业。

▍人形机器人的互动娱乐性增强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得以持续升级,展现出强大的动态性能,在WRC现场进行互动、娱乐性展示等。

众擎机器人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本体能力表现突出。在WRC现场,PM01展现出了高度的拟人化动作,不仅能在跌倒后自主爬起,还能快速奔跑,空翻等动作也不在话下。同时,PM01的步态与人接近,动作流畅、步态稳健,展现出强大的运动控制能力。

在展会首次公开亮相的重载级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T800,身高1.85m、体重85kg,关节自由度达41个,续航能力强,结构强韧,能够在重载及高动态场景下稳定作业,并将在年底众擎自己举办的机器人自由格斗比赛中登场。

加速进化致力于人形机器人本体及运控平台的开发,此次WRC,加速进化的核心产品Booster T1进行了表演。

凭借Booster T1卓越的运动性能,清华火神队在今年RoboCup机器人足球世界杯上夺得了成人尺寸人形组冠军,这也是中国在该项赛事上获得的首个冠军。

在WRC现场,Booster T1不仅进行了机器人2V2 AI表演赛,还与现场观众进行人机足球互动,展现出强大的运动能力和AI算法。

▍地方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集中参展,进行生态共建

今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支持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并搭建了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进行人形机器人的研发。

本次WRC,各地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齐聚,包括北京、上海、浙江、四川、湖北、广东等各省市,形成了一副新的生态图景。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成立于2023年12月,由宁波市政府与浙江大学熊蓉教授团队联合共建。该机构专注于人形机器人智能感控技术研发及整机系统开发,已推出“领航者1号”和“领航者2号NAVIAI”等产品,具备双足行走、复杂地形适应等功能,可应用于工业装配、家庭服务等场景。在WRC现场,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面向商超零售、实验室再现和服装纺织三大场景,进行了落地案例的真实复刻。

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联合南山创投、逐际动力、乐聚机器人、云天励飞、奥比中光、峰岹科技、大寰机器人、鑫精诚、兆威机电等多家创新联合体于2023年12月共同设立,于2024年2月获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式授牌成立。其依托深圳国创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组建,整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学术及产业资源,重点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产业服务及标准体系建设。本次WRC,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与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携手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奥比中光、普渡、泉智博、擎羽科技等合作单位进行前沿技术成果的联合展示。

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于2023年11月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是国内首家聚焦于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应用生态建设的创新中心。国创中心由优必选、京城机电、小米机器人、亦庄机器人等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事业单位联合组建,汇聚了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研发人员占比70%以上。本次WRC,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携天工、天轶系列全新2.0产品矩阵亮相,展现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强大实力。

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于2025年6月4日在光谷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揭牌,由东湖高新区投资建设,包括动作训练场、数据采集场、应用实践场和人才培养基地,旨在打造创新、联合、开放、共享的人形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本次WRC,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携灏存科技的灵工一代、光谷东智的光子系列、格蓝若的劳动者、湖北启灵的神农、手智创新的远游机器人、荆楚人形的荆楚1 号、光谷华汇的楚宝一号等产品登场,展现湖北在人形机器人整机研发方面的强劲实力。

▍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商齐聚

本次WRC几乎将一整个场馆都用于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展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包括减速器、传感器、电机等,作为人形机器人上游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性能和稳定性,目前国产替代正逐渐加速。

蓝点触控成立于2019年,在六维力传感器领域颇有建树,是国内最大的人形机器人力传感器供货商。六维力传感器作为维度最高的力传感器,能够提供最为全面和精准的力觉信息,与人形机器人相适配。目前,蓝点触控已拥有多款旗舰级力控传感器模组,包括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通用六维力传感器、关节扭矩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本次WRC,蓝点触控携高精度六维力传感器、关节力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等相关产品亮相,展示其在机器人应用中的创新解决方案。

速腾聚创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以AI驱动的机器人技术公司,主营业务是激光雷达及感知解决方案的开发和销售,为机器人行业提供增量零部件及解决方案,是激光雷达市占率排名全球第一的企业。在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创新业务领域,速腾聚创陆续沉淀包括机器人视觉、灵巧手等在内的增量零部件及解决方案的技术成果,形成显著的生态位优势,已与全球超过1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本次WRC,速腾聚创携Active Camera平台亮相,不仅展示了已发布的AC1及AI-Ready生态,其全新产品AC2还进行了首次亮相,并助力国地中心、越疆科技、普渡科技等10余家合作伙伴的机器人产品亮相,展现出潜力巨大的生态布局。

思岚科技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自主定位导航技术及激光雷达等核心传感器研发的科技公司,拥有360°扫描测距激光雷达RPLIDAR、模块化自主定位导航系统SLAMWARE及通用型服务机器人平台ZEUS等三条核心产品线。本次WRC,思岚科技携产品矩阵亮相WRC,以Aurora2.0 3D空间感知解决方案为核心,构建从地面到水下的全场景感知体系。

▍结语与未来

WRC为我们展现了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现状和广阔的未来前景。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从单体智能到群体协同,整个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正在加速成熟。

正所谓“南慕容北乔峰”,前不久刚刚举办过的WAIC与现在正在举行的WRC一南一北,展现了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态,其中既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

未来,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人形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有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深刻变革。

(更多人形机器人赛道深度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形机器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