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投14亿,年产将达32万套,这家人形机器人精密减速机公司先行一步

Jack2025-08-191842人形机器人

近日,双环传动控股子公司【环动科技】机器人精密传动研发中心与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在玉环市芦浦镇南湾智谷工业园区圆满奠基开工。

据悉,该基地占地88.48亩,总投资近14亿元,将建成集核心技术研发、高端产品智造、智能产线示范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平台,致力打造行业领先的机器人精密传动研发中心与国家级智能制造基地。

环动科技董事长张靖表示,历经一年多的精心规划与设计,该项目近日迎来开工建设的重要节点,基地建成投产后,将极大巩固环动科技在机器人领域的领军地位,有力推动环动科技在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技术迭代与综合竞争力提升,为优化玉环机器人产业整体布局、打造具有规模的玉环机器人制造集群作出积极贡献。

布局未来产能

目前,环动科技还在冲击上市,该笔投资与公司上市的产业规划有着一致性。这标志着环动科技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的战略布局已经迈出关键一步,将进一步提升其在机器人高精密传动领域的研发制造能力,也或许距离上市并不遥远。2023年11月,环动科技在浙江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2024年11月,环动科技科创板IPO获得正式受理。目前,其处于已问询阶段。

环动科技IPO正是拟使用募集资金14.08亿元,用于机器人精密减速机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机器人精密传动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其中,该公司拟投资13.19亿元用于机器人精密减速机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新建厂房及配套设施,引进高端生产设备建设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32万套RV减速器的生产能力。

有分析指出,随着该智能制造基地达产,公司产能有望持续满足市场,规模效应释放后毛利率有望快速提升。同时更重要的是,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爆发更是将打开RV减速器、摆线减速机需求天花板,市场未来增长动能充沛,随着环动科技规模化生产摊薄固定成本,其盈利弹性有望进一步释放。

高端减速机之争

作为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心脏部件,精密减速器成本占总成本的35%,而RV减速器凭借高负载、精密控制特性,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高端制造领域,也能用于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等产品,技术壁垒高企。MIR睿工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精密减速器市场规模已达91亿元,随着机器人产业爆发式增长与国产替代浪潮加速推进,整个零部件行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随着本次玉环市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圆满举行,环动科技表示,将聚焦机器人精密减速器、一体化关节模组及各类新型精密传动与驱动产品,组建顶尖科研团队,配备国际先进设备,实现从工业机器人到协作、人形等具身智能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我国机器人精密传动技术迈入国际领先行列提供核心支撑。

行业分析师指出,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在经历从性价比优势到技术定义权的跨越,得益于RV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的突破,下一个十年,我国有望在具身智能、人机协同等领域,看到更多从0到1的创新。非常典型的例证就是,背靠中国机器人减速器制造领军企业双环传动,环动科技深耕精密传动十余年,已经实现对精密减速机从正向设计、制造、装配、检测、试验及市场应用全流程闭环,是我国机器人关节高精密减速器研发制造领军型企业。

该公司可提供覆盖3-1000KG负载机器人所需的高精密减速器整体方案,攻克了我国在精密传动领域的卡脖子核心技术,打破技术垄断,加速国产替代。例如环动科技的SHPR-H系列产品,就是完全来自正向研发,其针对机器人关节特性优化,突破了中高负载机器人所需关节的性能瓶颈,刚性较进口产品提升,同时通过结构创新将传动误差控制在更小范围内,针对机器人高负载、高精度、长寿命严苛工况的产品设计,特性更加适配汽车焊接、光伏锂电等高精度场景,目前已经吸引了头部企业的订单。

这背后,是国产精密减速机在性能、可靠性和性价比上获得的实质性突破,赢得了工业界“用脚投票”的信任,埃斯顿、埃夫特等国产机器人领头企业都采用的环动科技减速机,并占据了90%产能。专注核心场景的技术深耕,让环动科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筑起难以替代的护城河,2021至2024年,其RV减速器市场占有率从10.11%提升至24.98%,稳居行业第二,仅次于全球龙头纳博特斯克。环动科技市占率三年翻番更是印证了其在RV减速机市场领军地位。

核心部件行业遵循三高定律:高研发密度、长验证周期、强规模效应。有专家对我们解释道。由于减速机占机器人总成本30%以上,技术门槛决定其在机器人产业链的溢价能力远高于通用零部件,环动科技的产品一度应用于机器人头部,绑定链主企业的策略避免了技术路线过于分散导致的资源稀释、业务分散的风险。同时,这种共生关系助力了头部机器人企业定向研发、降低成本、缩短交货周期,推动了国产机器人整机性能对标国际品牌,彻底打破外资“技术黑箱”。

未来坐标:从自主可控到全球引领

从被垄断的卡脖子困境,到带动全产业链升级的破局者,环动科技的十年征程,是中国高端装备自主化进程的缩影,即将登陆科创板不仅是环动科技的成人礼,更是中国机器人产业从“替代进口”到“定义标准”的关键一跃,其上市成功有望重塑全球精密传动产业格局,也将为双环传动带来重大利好。即便从估值角度看,对比科创板同类企业,环动科技的技术独占性、业绩成长性及行业景气度也完全足以构成核心溢价基础。

有专家介绍,国家之所以坚决推动精密减速机国产化,因为其价值远超产品替代本身,而是能撬动整个高端制造产业链的升级。它像一颗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了以点带面的涟漪效应,强力拉动了上游基础材料和精密制造能力的整体跃升,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重构。

目前,我国精密减速机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全新的产业链条,带动了上游机床制造、高性能特种钢材、长寿命精密轴承、特种润滑油脂等关键材料的本土化研发与生产,使得产业链整体成本显著降低,让当前的国产机器人供应链更加安全。可以说,从筚路蓝缕攻克“卡脖子”技术,重点推动精密减速器等机器人关键部件的研发,其价值不仅在于产品替代,更在于通过拉动“链主”,提升其辐射能力,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链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重构,最终以资本市场赋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此外,环动科技的发展,其价值已超越单一企业范畴,这种以政策为导向的产业引导,还促使基础科学原始创新端发力。如浙江大学、哈工大等高校积极开展产学研融合,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创新生态,加速了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化应用的转化,有效缓解了高端人才短缺问题。这种“技术外溢”效应,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些年我国相关人才匮乏的窘境,显著提升了国产机器人产业链的成熟度,使埃斯顿、埃夫特等国产工业机器人头部整机厂商得以摆脱进口依赖,实现成本优化与性能提升的双重突破,成为国产机器人崛起的关键支点,印证了我国机器人行业当前正以技术创新锚定时代发展方向。

在智能制造与具身智能交汇的产业变局中,环动科技的技术积淀与战略定力,恰恰已为长期价值奠定基石。可以预见,随着未来国产机器人走向全球,环动科技或将代表中国精密传动技术,书写下一个十年的世界坐标。

(更多人形机器人赛道深度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形机器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