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陪伴机器人赛道正在升温。
随着情感计算、多模态交互等技术的突破,AI陪伴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情绪价值作为目前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AI陪伴机器人的“招牌”,吸引着各年龄层的消费人群,覆盖儿童教育、老年陪伴等场景。
据Grand View Research统计,2024年全球智能陪伴市场规模已高达28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00亿元),预计在2025年至2030年间,将以30.8%的复合年增长率蓬勃扩张。
从应用场景来看,当前AI陪伴机器人正在形成多元化布局。
儿童教育陪伴是目前最成熟的领域,市场上涌现出多款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产品;老年陪伴机器人则侧重于健康监测、情感交流和生活辅助功能;面向成年人的情感陪伴和办公辅助机器人也开始崭露头角。
这种多场景并行发展的态势,为不同类型的上市企业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机会。
目前,AI陪伴机器人已拥有多种该产品形态,包括仿真宠物、桌面机器人等等。
人形机器人作为AI陪伴机器人未来可能的产品形态之一,如灵童机器人推出的全球首款面向消费端的桌面版人形手办机器人以及傅利叶智能近日发布的首款搭载全感交互系统的“Carebot”人形机器人GR-3等等,通过更聚焦的场景应用与技术,或将成为率先落地的新可能。
本文盘点了部分在人形AI陪伴机器人领域有可能实现突破的部分企业。
▍优必选
优必选成立于2012年,秉承着“让智能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让人类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的使命,优必选布局了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智能生产和商业化应用,涵盖了多个行业的企业级和消费级广泛应用场景。
作为全球极少数具备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能力的公司,优必选聚焦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家庭陪伴三大场景,不断投入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通过与多家车企达成合作,优必选率先实现了人形机器人的应用落地,其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也成为全球进入最多车厂实训的人形机器人。
针对家庭陪伴场景,优必选也进行了相应的布局。其和中国电信陕西公司与数字生活公司共同研发的首款“家庭桌面AI机器人”,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在家陪伴场景的应用迈向了全新阶段,开启了家庭智能生活的新篇章。该机器人凭借卓越的多模态交互技术,能够在家庭场景中实现拟人化陪伴、舞蹈娱乐、故事/百科互动问答、英语口语练习、家人视频通话、绘本伴读,思维逻辑引导、家居控制等多元化服务,为用户打造“主动式”“成长式”智慧生活体验。
此外,优必选还推出了智慧康养全场景解决方案方案,旨在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优必选立足5G互联网时代,以智能机器人为载体,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通过优必选智慧康养云平台,围绕机构运营、生活护理、安全保障、记忆照护、精神陪伴以及医疗康复等多个应用场景,以此来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相协调。
▍盛视科技
盛视科技成立于1997年,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符合未来发展的智能产品及“AI+行业”解决方案,服务智慧社会建设。
自成立以来,盛视科技便注重产品研发与创新。公司在智慧口岸领域深耕二十余年,基于在智慧口岸领域的AI技术积累,公司已将业务拓展至智能交通、智慧机场、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管理、智慧消防等其他应用领域,不仅落地了智能产品、形成了应用案例,还不断探索更多的AI产业化道路。目前,公司已拥有数百人的软硬件研发及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团队,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比例超过50%,形成销售的软硬件产品达400多种,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10%左右。
在人形机器人研发方面,公司持续加大对人形机器人的投入,并在步态控制、手眼协同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此外,基于口岸垂直领域积累的海量场景数据与业务知识沉淀,公司将人形机器人核心能力与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合,为在口岸场景落地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7月,盛视科技成功竞得Aldebaran公司下属机器人核心资产。Aldebaran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最早开展人形机器人研究和商业化的公司之一,其推出的人形机器人在教育、科研、商业服务、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其中,Nao人形机器人凭借“硬件标准化+软件定制化”架构等优势,能够满足家庭陪伴的轻量化需求,也能支撑学校、科研机构的专业场景应用,展现出极强的场景适应性和行业拓展能力。可以说,此次收购将极大地加速盛视科技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研发进程和产业布局。
8月,盛视科技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1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深圳菲菲特文化创新有限公司,旨在将AI、人形机器人技术与潮玩创新结合,打造智能陪护、情感交流体验的AI潮玩产品。盛视科技凭借技术优势与前瞻性布局,有望在人形AI陪伴机器人这一新兴赛道崭露头角。
▍软通动力
软通动力成立于2005年,以“智能化、自主化、绿色化、国际化”战略为指引,扎实推进软件与数字技术服务、计算产品与智能电子、数字能源与智算服务三大业务,充分发挥软硬协同优势,构建全栈AI产品和服务能力,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全栈智能化产品与服务提供商。
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软通动力抓住这一趋势,致力于成为AI创新产品与技术服务领导者。公司锚定AI前沿, 以AI工程化能力为基础,赋能行业智能和场景智能,与科研机构和产业龙头在算力、算法、框架、场景等方面开展多维度合作。
软通动力将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智能终端的战略核心之一,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开展前沿探索,并成立了人形机器人业务总部和专注于机器人系列产品设计与研发的子公司软通天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与生态合作,软通动力建立了从核心部件到整机、从操作系统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技术能力。
目前,软通动力已推出多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包括双足人形机器人天擎S1、天鹤C1等。其中,天鹤C1作为软通旗下首款交互与教育双足机器人,围绕科研教育、交互服务场景,充分考虑行业智能体应用快速接入需求,搭载软通自主研发的星云具身智能计算平台可以支持一体化关节、灵巧手、语音视觉感知外设等开放标准API访问,提供原子动作算法平台,支持快速接入云上大模型、端侧模型等智能体应用。凭借多模态感知、自主学习、规划与决策以及情感交互等能力,天鹤C1可在物理世界中实现精准感知、空间推理并主动参与各项任务。
▍奋达科技
奋达科技成立于1993年,主营消费电子整机及其核心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是智能硬件领域垂直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奋达科技以技术驱动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经过三十余年技术淬炼与产业迭代,依托电声、无线、软件、精密制造等四大核心技术支柱,奋达科技形成了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技术壁垒、稳定的全球大客户生态、高效的智能硬件全链条落地整合能力、快速反应的订单交付能力以及业内先进水平的质量管理和检测能力的五大核心竞争优势。
在全球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变革背景下,奋达科技以多元协同的业务生态和前瞻性视野,深度融入当下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变革浪潮中,大力探索新材料电机、新能源储能、汽车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持续拓展业务边界,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格局。
凭借智能制造平台优势和产品卡位泛AI等优势,奋达科技持续探索AI硬件在教育、康养、家庭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可能,积极开拓机器人相关领域的新型智能硬件产品,其中部分产品已实现商业化落地。举例来说,公司与商汤科技合作生产的首款家庭消费级AI棋类机器人“元萝卜”实现了AI视觉识别技术与精密机械结构的创新耦合,已连续多年在主流电商平台智能机器人品类中销量第一;公司与客户合作的AI桌面机器人能够实现情感交互算法与硬件载体的良好适配,在Kickstarter上获得超过60倍的筹款目标,产品的相关视频在海外主流社交媒体上获得了数百万播放量。
此外,奋达科技还向机器人产业链上游如伺服电机、仿生灵巧手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延伸及布局,不仅与清华大学签署了技术开发合同,以此来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应用项目,还与行业资深专家一起战略投资了灵枢动力公司,共享其在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及机器人关节件一体化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前不久,奋达科技与汤姆猫、福莱新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通过“内容+制造+材料”的优势互补,共同进军消费级AI智能陪伴机器人领域,全方位加速在机器人产业的布局。
▍傅利叶智能
傅利叶智能成立于2015年,持续探索前沿技术与应用场景的融合。公司从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起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打造懂交互、有温度的机器人产品。
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傅利叶逐步构建起以GRx系列人形机器人为核心,智能康复港、伽利略系统、开源平台为支撑的产品体系,已为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家机构与医院提供产品及服务,持续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真实场景中的落地应用。
傅利叶积极投身具身智能生态建设,打造Fourier Nexus通用机器人生态网络,推动跨行业、跨场景的协同创新。目前,傅利叶智能已推出多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其中GR-3作为傅利叶新发布的首款搭载全感交互系统的 “Carebot” 人形机器人,将于10月上市同时启动交付。该人形机器人依托模块化设计,高效集成各类传感与运算模块,在保证美观性的同时兼顾实用性与拓展性,为更多场景的人机交互提供基础。GR-3的交互系统采用 “双路径响应机制”,融合硬编程与大模型推理引擎,能够根据不同交互情景,定向触发“快思考”与“慢思考”模式,模拟人类的条件反射与交流思考逻辑,生成更自然且适配场景的复合应答。可以说,GR-3是以亲和、安全为核心,专为交互陪伴打造的人形机器人。
(更多人形机器人赛道深度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形机器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