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两迭代,价格下探1299元,戴盟“自卷”如何撬动机器人触觉感知的千亿市场?

Alex2025-11-201732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当工业机器人在消费电子精密装配中因无法感知精细的对位偏差,当家庭服务机器人因液体泼溅而失灵,当智慧物流分拣机器人因电磁干扰无法精准把控夹持力度——机器人行业从“机械执行“迈向“灵巧感知“的“最后一毫米”难题,始终是制约具身智能规模化落地的核心瓶颈。而在第二十七届高交会上,一家源自香港科技大学的具身智能企业,用半年内的第二次技术迭代,给出了破局答案。


这家企业便是戴盟机器人。作为专注触觉感知与灵巧操作的头部玩家,戴盟自2023年运营以来已斩获数亿元融资,投资方涵盖联想创投、招商局创投等知名机构。其原创的单色光视触觉技术,已打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三色光方案的算力高、发热大、耐用性差等痛点;今年4月发布的全球首款多维高分辨率视触觉传感器,更是在两个月内实现千片级量产,远销欧美。

 

如今时隔仅半年,戴盟“自己卷自己”携DM-Tac W2、DM-Tac X、DM-Tac F三款传感器及DM-Flux端侧AI计算平台组成的新一代方案亮相。以“不止触觉”的革新思维,重新定义了机器人感知的边界。


▍技术之“不止”:超越人手的感知极限


当前的机器人触觉传感器普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分辨率不足导致难以识别微观纹理,耐用性较差难以应对工业场景下的高频使用,抗干扰能力较弱难以适应复杂环境,同时多维感知能力有限,无法同步获取多维形变与多维力等多种模态信息。而戴盟推出的新一代视触觉传感器解决方案,正是在这些方面实现了关键突破,构建了一套更适配工业与生活应用需求的“超级触觉系统”。


据了解,在环境适应性上,戴盟DM-Tac W2系列成为全球首款突破IP65标准的视触觉传感器。不同于传统传感器在潮湿、多尘环境中频繁失灵的窘境,该系列可轻松应对液体泼溅、粉尘覆盖场景——这意味着应用了戴盟视触觉传感器的厨房服务机器人能安全处理汤汁溢出的餐具,工业机器人可在油污车间完成精密抓取,甚至水下作业设备也能依托其稳定感知完成检测任务。其表面采用的全新耐磨抗刮材质,更通过500万次按压测试,重新定义工业级视触觉传感器的耐久标准。


 

在感知精度上,微米级纹理识别”技术的加入让机器人首次拥有“触觉显微镜”能力每平方厘米集成数万个感知单元的DM-Tac系列,可应用于精密器件缺陷检测、材料分类与鉴别等场景,甚至能捕捉到精密器件表面0.1mm的划痕缺陷。配合六维力感知功能(实时输出三维力与三维力矩数据),机器人在抓取鸡蛋时能控制力度不致破碎,这种细腻度已远超人类指尖的感知极限。


 

此外,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戴盟带来了尺寸更丰富的视触觉传感器:DM-Tac W2系列提供中号与大号两种尺寸,满足常规抓取需求;“锋刃”型号采用28°尖头造型,便于深入狭窄空间;DM-Tac F指尖传感器则可适配各类灵巧手,增强末端操作的灵活性。


 

▍产品之“不止”:从传感器到“端侧智能小脑”的跃迁


当机器人拥有触觉感知能力时,它能通过感知物体的形状、纹理、力反馈等信息,更好地理解周围环境并精准执行操作任务。然而,感知仅是第一步。当机器人触摸物体时,触觉传感器会同时获取到关于物体表面形状、硬度等多维度的信息,这些数据的处理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复杂的算法,否则会导致响应延迟或不准确。


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戴盟并未止步于提供高精密传感器,而是同步推出了DM-Flux端侧AI计算平台,为机器人装上触觉决策小脑”。 这正是戴盟与其他传感器厂商的核心差异:不止提供感知数据,更提供“感知-决策-控制“的闭环能力。


 

这款尺寸仅89mm×75mm×33mm的算力板,搭载了高性能边缘AI处理器,可提供高达10 TOPS的计算性能,支持时接入五路视触觉传感器。


 

 

即插即用”的设计进一步降低了行业门槛。无需复杂的环境适配与二次开发,DM-Flux通过CAN FD与RS485接口可直接连接视触觉传感器,配合可视化UI界面,企业用户开箱即可搭建完整的智能触觉系统。这种从单一硬件到系统解决方案的转变,让戴盟的产品不再是孤立的传感器,而是赋能机器人实现“自主思考”的核心组件。


▍价格之“不止”:1299元起,重新定义行业性价比标杆


在技术与功能全面升级的同时,戴盟给出的定价更让行业震动:新一代视触觉传感器方案1299元起。这一价格远低于国际同类方案数千元的市场价,堪称“用入门级价格提供旗舰级体验”。


 

要知道,戴盟上一代传感器在公布两个月内已实现千片级量产,而新一代产品在提升高分辨率六维力识别能力、增加防水功能的基础上,仍能大幅降低成本,背后是其单色光技术路线的规模化优势,相较于麻省理工三色光方案,单色光设计减少了硬件成本,同时降低了生产复杂度,这使得戴盟能在技术升级与价格下沉之间找到平衡点。


这种自己卷自己”的产品定价,正是戴盟战略的一种体现:通过技术迭代推动行业成本下降,1299元的方案,这意味着即便是初创团队,也能以极低门槛搭建起工业级的触觉感知系统。


▍结语:引领具身智能进入“触觉感知2.0时代”


站在高交会的展台前,戴盟的新一代视触觉方案已清晰展现出其对行业的重塑力。在智能制造领域,它让机器人能完成精密器件缺陷检测;在智慧物流领域,可保障电磁环境下的精准分拣;在家庭服务领域,为厨房机器人提供安全的液体环境适应能力;在医疗康复领域,其指尖传感器DM-Tac F(毫米级厚度,适配灵巧手)有望助力假肢实现更细腻的触觉反馈。


正如戴盟愿景所言:“突破物理世界感知极限,构建人机共存和谐世界。”这家企业正在用“自己卷自己”态度践行这一目标——据悉,戴盟年内还将发布“以人为中心”的穿戴式遥操作数据采集设备,进一步打通“人类触觉-机器感知”的链路。


从行业视角来看,戴盟的“不止触觉”方案,不仅解决了机器人感知的技术瓶颈,更以“高性价比+系统级解决方案”的模式,降低了具身智能的落地门槛。当更多机器人装上这种“超级触觉”,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机器人在工厂、家庭、医疗场景中,真正实现与人类的“灵巧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