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最新的科技创新中,科学家们成功复制了蜗牛独特的移动方式,并将其应用于机器人设计中。萨拉瓦纳·普拉尚斯·穆拉里·巴布(Saravana Prashanth Murali Babu)和他的团队在南丹麦大学建造了一款机器人,它模仿了蜗牛的腹足运动,通过分段充气的柔软脚部和排泄粘液的方式向前滑行。
蜗牛作为软体动物,其独特的移动方式源自于五亿年前软体动物的祖先。这种移动方式被认为是软体动物的特征,许多后代,包括现代蜗牛,仍然以同样的方式移动。虽然头足类动物如鱿鱼和章鱼是这个群体中唯一进化的后代,但它们依然在海中生活,可能是因为它们没有骨骼的缘故。
“当我第一次看到蜗牛运动时,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我总是说蜗牛对我来说就像迈克尔·杰克逊。你看不到它们如何移动,但不知何故正在发生滑行。”萨拉瓦纳在演讲中如是说。
蜗牛的腹足运动是一种特殊的波动,足部接触地面、分离、再次接触地面的循环,使其能够利用粘液向前滑行。为了模仿这种运动,萨拉瓦纳的团队选择使用柔软的材料建造机器人的脚部,并配备了小型气动泵以分段充气。
他们的实验机器人成功地复制了蜗牛的波动运动,机器人可以排泄粘液,并且能够向前移动并转弯,而不会摔倒。这项创新为软体机器人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机器人的充气脚变得更加柔软,更像蜗牛。蜗牛的身体主要是由水构成的,这种创新可以为软质医疗机器人的设计提供信息,这种机器人可以在含有丰富粘液的体内移动。”萨拉瓦纳表示。
这一研究成果展示了科学家们在机器人设计领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未来或许会见证更多基于自然生物学原理的机器人应用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