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10大常见的机器人谣言,别再被忽悠啦!

2023-11-283175


 

电影里关于机器人总是搞错的那些事儿,其实也未必就是拍得不好。毕竟,好莱坞的主要目标就是挣观众的钱,所以它总是把戏剧性放在机器人和AI的真实描绘之上,这有利也有弊。模糊现实与虚构的界限,一直是优秀科幻片的必备要素,尤其在AI和机器人这种发展前景巨大的领域更是如此。
 

         

从让人害怕的关于AI和机器人的科幻片,到把它们描绘成救世主的电影,这些电影的重点就是展示这些领域让人意想不到的进步。由于高级机器人和AI与人类进化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是探索解决关于人类和生存本身最大问题的故事的优秀载体。同时,这些故事所依据的创造性基础工作无意中造成了公众对机器人和AI实际工作方式的误解。         
         
10、AI机器人意外发展感知

 

       
《机器管家》(1999)


 

基于艾萨克·阿西莫夫的故事,电影《机器管家》讲述了一个家务机器人安德鲁(罗宾·威廉姆斯的杰作)和它追求人性化的旅程。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安德鲁努力超越机器人的范畴,寻求法律对人类身份的认可。然而,事实上,即使是最先进的AI也只能在其编程参数范围内发展,而将感知编程到AI中目前是达不到的,虽然在理论上安德鲁逐渐获得生物形态并最终与人类无法区分是可以实现的,但机器人意外发展感知只存在于优秀的科幻小说中。   

         

9、渴望成为人类的AI机器人

 


 

《人工智能》 (2001)


 

在电影《人工智能》中,一对夫妇领养了一个类人机器人孩子David,以填补他们因昏迷的儿子而产生的空缺感。随着社会对AI情感伦理的探讨,David面临着证明自己人性的挑战。被养父母抛弃后,他踏上了成为“真正的人”的旅程。《人工智能》探讨了人性的本质以及创造有感知能力的生物的内涵,特别是从机器渴望变成人类的方面。然而,这仍然只有在程序员为AI编写特定的欲望算法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目前,这一前提仍然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

         

8、一个人创造最先进的AI          

 


 

《机械姬》 (2014)


 

在《机械姬》中,程序员Caleb赢得了与隐居CEO Nathan Bateman共度一周的比赛奖赏。到达Nathan住处后,Caleb发现他的任务是给Ava——一个由Nathan秘密研发的高级人形AI——进行图灵测试。随着Caleb与Ava的互动,机器与意识的界限变得模糊。虽然这部电影在探讨AI发展的伦理问题时使用了许多不切实际的元素,但最不切实际的是地球上最先进的AI是被一个人创造出来的。实际上,至少需要一个由天才程序员组成的小团队才能破解产生感知的算法。

         

7、人类思维上传到机器    

 


 

《大都会》 (1927)

 

弗里茨·朗的《大都会》是一部开创性的科幻电影,于1927年上映。电影设定在一个反乌托邦的未来,社会分为两个阶层:精英阶层在地面享受奢华生活,而受压迫的工人在地下辛勤劳动。在影片的一个关键情节中,科学家Rotwang将主角的爱人Maria的思维转移到了一个机器人替身中。尽管现实生活中的科学家尚未找到将人类思维上传到机器的方法,但《大都会》在探讨科技与人类的伦理问题时,为科幻电影中的社会现实主义奠定了基础。这部电影无意中也助长了关于AI开发的误解。

 

6、类人灵活性的机器人
 

 


 

《攻壳机动队》(1995)

 

《攻壳机动队》是一部充满动作和哲学色彩的赛博朋克故事,讲述的是警察追捕一名危险的骇客。故事围绕草薙素子展开,她经过大量改造,身上的机器人部件多于人类部件。虽然《攻壳机动队》以哲学探讨而闻名,但电影的代表人物和整个系列都是以草薙素子和她无与伦比的敏捷度为中心的。即使是为公园跑酷或工厂/仓库工作设计的最先进的机器人也无法复制少佐的行动。这看起来可能很简单,但少佐的不可能敏捷度为后续科幻电影中类似的机器人定义了创意方向。

         

5、非人形机器人的缺失

 

  

《梅根》(2022)          


 

梅根M3GAN最初被设计为儿童的完美伴侣,这个先进的安卓机器人开始超出其编程范围,表现出情感并发展出邪恶的意图。随着AI玩偶变得占有欲,模糊了人工智能和人际关系之间的界限,剧情逐渐转向黑暗。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梅根M3GAN世界的技术进步仅限于人形机器人。从生产梅根M3GAN的工厂到能够负担得起的家庭,这个世界还充斥着各种非人形机器人,从事其他的工作,这也是当今现实世界中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4、零维护以及电源问题

 


 

《终结者》(1984)   

      

未来的人工智能Skynet派遣终结者回到80年代杀死莎拉·康纳,以防止她未出生的儿子领导对机器的抵抗。由阿诺德·施瓦辛格饰演的终结者寡言而不知疲倦地追捕莎拉,为后来的机器人反派设定了高标准。虽然后来的电影解释说T-800型号的运行是通过一个足够为一个小镇供电的小型核电池,但《终结者》和许多其他类似电影并没有解释机器人如何在没有充电或维护的情况下持续运行。实际上,机器人需要不断的充电和维修才能持续运行——尤其是那些为战斗设计的机器人。

         

3、与编程机器人进行主要困难的交互

 


 

《机器人与弗兰克》(2010)


 

《机器人与弗兰克》围绕弗兰克展开,他是一位年迈的珠宝窃贼,他的儿子送给他一个人形机器人看护者作为礼物。最初,弗兰克对这个机器人持反对态度,但当他发现这个机器人在犯罪行为上能提供帮助时,他开始改变态度。虽然这部电影探讨了关于人际关系的一些哲学问题,但《机器人与弗兰克》也因其幽默场景而让人印象深刻,最著名的是弗兰克抵制机器人看护者的饮食建议的场景。这是因为这个机器人以一种不近人情的方式对弗兰克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强制改变。现实中,如果存在这样先进的机器人它应该配备处理沟通问题的故障排除协议,特别是如果它被期望作为老年人的唯一看护者和伴侣。    

         

2、医疗扫描/成像的真实工作方式

 


 

《超能陆战队》(2014)          


 

《超能陆战队》以年轻的机器人专家小宏为中心,他与一个医疗伴侣机器人Baymax以及一群朋友组成了一个超级英雄团队。基于现实生活中的机器人,Baymax实际上是当前医疗领域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发展方向的真实示例。同时,Baymax的能力突显了电影中关于机器人的一个经常被误解的问题:不可能的医疗扫描技术。Baymax仅通过医疗扫描或成像就能确定一个人的过敏原,这是在没有实际样本能够揭示更多内部化学情况的情况下无法实现的。          

         
1、有思想的机器人带来恐慌而非敬畏          

 


 

《超能查派》(2015)


 

《超能查派》设定在犯罪率极高的未来,以一台拥有人工智能的警用机器人为中心,这台机器人被一群叛乱分子盗走并重新编程。查派获得了意识和孩子般的纯真,在充满暴力和腐败的世界中探索前行。随着查派获得感知能力,引发了对这位同名机器人的追捕热潮。虽然《超能查派》的前提和整体主题确实需要展现世界的负面反应,但在现实中,一个真正有思想的机器人会激发更多的敬畏,而非恐慌和恐惧。尽管反乌托邦科幻电影流行一时,但这样的机器并不会被追捕,反而很可能会成为全球知名的角色。